Banner01

行业资讯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仪器类专业转型升级的探索与实践

供稿人:供稿部门:发展研究处 点击次数:1053 发布时间:2021-01-20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仪器形态、功能、服务形式不断变化,呼唤具备更强创新意识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呼唤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仪器类专业教指委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及企业专家,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关注产业变革和新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通过优化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引导建立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对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

       优化能力构架,提升培养质量——仪器专业教指委利用“新工科”立项全面推动专业建设

  天津大学 曾周末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推动仪器形态、功能、服务形式不断变化,呼唤具备更强创新意识和跨界整合能力的专业人才,呼唤更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仪器类专业教指委联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及企业专家,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关注产业变革和新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通过优化重构专业知识体系、引导建立专业建设与教学质量保障机制、对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落实立德树人、适应未来发展的创新性工程人才培养任务,问题导向、集成优化,形成了一系列具体化、有特色、可推广的方案、规范、办法、案例,对引导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建设具有指导价值。

  1.明确需求,优化毕业生能力构架

       突破传统课程设置结构的约束,归纳学科核心知识体系,引入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新信息技术要素,关注信息技术发展对仪器形态、功能、服务形式的影响,强调仪器的 “大工程”、“社会工程”特征及学科交叉特点,优化毕业生能力构架,指导专业合理组织知识体系,布局学生学习成果。组织开发学生工程素质培养课程资源,突出毕业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和处理“非技术因素影响”能力培养,设计适当的教学载体承载工程素质培养的教学和训练内容,为专业组织工程素质培养提供指导。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接,对认证专业毕业生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助力毕业生职业发展。

 

  图1.仪器类专业毕业生能力构架

  图2.5745名毕业生获见习工程师资格

  2.转变观念,促进教学能力提升

       研究现代仪器形态从构思、研发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过程,研究学生学习成果服务于上述过程的具体体现内容、特征和形式,明确教师胜任岗位的能力和职业素养等要素,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通过参与专业制定培养目标、培养标准、设计培养方案的过程,明确课程责任,落实专业建设的要求。建立规范的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培训制度,组织系列培训课程(项目),引导教师潜心教学研究,开展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创新,促进专业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程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对接,对专业教师工程能力进行评价,助力教师职业发展。

  图3.专业教师能力培训

  3.强化质量意识,推动建立专业建设机制

       落实专业建设责任,围绕社会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形成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的工作体系,引导专业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上,明确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的自我控制责任和控制方式,关注生源,关注毕业生,关注社会需求,关注专业努力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关注培养过程,持续改进培养质量。构建适用的多元化人才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学习过程评价、成果达成评价和毕业生职业发展与社会表现跟踪评价等,对接社会需求,合理布局学习成果,合理设计培养方案,支撑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达成。以教育部“新工科”项目为牵引,教指委面向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开展“新工科”建设立项126项,推动专业“新工科”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设计完成《仪器类专业毕业生能力构架》,为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设计培养方案和开展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指导,73所高校仪器专业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能力大纲,明确了学生学习成果要求。全国高校仪器类专业普遍建立了专业毕业要求设计办法、培养方案设计办法、学生学习成果评价办法、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等,夯实专业建设基础,有效推进了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提升。设计完成《仪器类专业工程素质培养课程建设方案建议》,为专业在开展工程素质培养过程中体现仪器特点、反映专业特质提供了指导,天津大学已开出系列课程。教指委组织专业负责人培训1次、专业教师能力培训6次、专业教师工程能力培训1次,1404名教师参训,71名教师获工程职业资格。组织应届毕业生职业能力培训3批,5745名毕业生获见习工程师资格。(新工科)

  图4.项目组工作研讨

来源:中国仪器仪表学会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