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01

职业教育

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冠军丨以新技术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把新技能融入行业人才培养

供稿人:供稿部门:技工教育和培训处 点击次数:2902 发布时间:2023-05-18

       2023年4月10日—15日,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的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安徽省阜阳市举办,这是我国首次面向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领域举办的国家级一类职业技能大赛。560余名选手在赛场上切磋技艺、亮出绝技,一批技能高手脱颖而出,8名选手最终登顶职工组全国冠军。他们的冠军之路,充分体现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让我们一起品读他们的参赛感受,学习经验,汲取力量。



      

以匠心筑梦 为企业赋能

 李金涛(31岁),赛项一“计算机程序设计员(个性定制与设计服务)”职工组冠军,北京新风航天装备有限公司职工。

       李金涛在单位主要从事精密加工技术研究,在精密结构成型方面具备较多经验。在平时工作中,他逐渐对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负责数字化制造产线建设,致力于推动公司制造数字化的实现和发展。受身边“技术能手”的影响,他开始关注技能竞赛并有了参赛的意愿,在单位领导的支持、教练的指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很快从萌新小白逐渐进入竞赛状态。为了取得更好的训练成果,他不断深挖赛题内容、优化时间分配、实践竞赛策略、锻炼心理素质、预设不利情况处理方案等,每天坚持做到3到4轮近16小时的模拟训练,这为他获得优异成绩打下了良好基础。李金涛说:“通过这次竞赛加深了对服务型制造的理解,服务型制造是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这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不谋而合。非常感谢大赛组委会给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这次取得的成绩是下次努力的动力,接下来自己将以本次竞赛为契机,运用先进的工作理念不断提高自我,助力公司更高质量地发展!”。

 

 

转变角色,传道授业解惑

       张丽(39岁)、范振豪(26岁),赛项二“数字化管理师(协同制造网络构建)”职工组冠军,山东技师学院教师。

       张丽在进入学校之前,在国企工作了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走上教师岗位后,她不但承担一体化课程教学任务,还担任了班主任,她将自己十多年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并悉心教导学生用实际行动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使命担当。范振豪的履历和张丽老师不同,范振豪是山东技师学院的毕业生,2012年他入校就读,懵懂少年,开始了技师逐梦,毕业后他坚定的选择留在母校工作,回馈母校对他的培育之恩。两位老师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都转换了角色,开始传道受业解惑,在得知人社部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同主办服务型制造大赛后,两人搭档在了一起,开始了“五加二,白加黑”的高强度练习,从东方微白到满天星光,经常通宵达旦地守在实训室里专心投入地去研究设备、编写程序、埋头刻苦练习。回顾备赛、比赛历程,张丽感慨万分:“技能大赛对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的结合,增强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具有重要作用。能有机会参加首届全国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感到非常荣幸和骄傲,自己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努力将大赛精神融入到教学中,做好课程思政,同时传播服务型制造先进理念和技术,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人才支撑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范振豪说:“青春的价值只有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奋斗、抛洒激情才能得以实现,才能用激情释放出美丽的火花,希望以后为学校奉献更多力量”。

 

  


提质增效 强企有我

       李宇翔(25岁),赛项三“物联网安装调试员(数字中台与远程运维服务)”职工组冠军,徐工液压事业部职工。

       李宇翔是一名年轻职工,有着对技术的火热追求,他深知服务型制造这个非常新颖的领域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坚定要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然而,当他真正进入到服务型制造领域的时候,还是被各种复杂的知识点淹没了。网络配置组态成为他前进道路上的第一个绊脚石,数十种配置方式和实现原理都很复杂,他通过理论学习和大量的实际操作来学习知识与技能,并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吸收更多的知识。有了克服困难的经验,面对众多种类的传感器,李宇翔冷静了许多,他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深入了解不同种类的传感器和调试软件的工作原理,解决了一个个难题。通过不断对竞赛样题的吸收、训练,他最终在决赛中获得了冠军。李宇翔说:“这次比赛让自己增长了更多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能够让自己在公司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中的物联网网络部分的实时监测、预测维护、智能调度、个性化定制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与贡献”。

 



精益求精,永攀技术高峰

       余楷鑫(36岁)、刘尧(31岁),赛项四“服务机器人应用技术员(机器人智能服务)”职工组冠军,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教师。

       余楷鑫是计算机技术应用专业教师,是竞赛帮助他实现了跨专业发展;刘尧是服务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教师,是竞赛让他认识到专业人才也能像奥运会运动员一样在赛场比武,实现个人理想。技能竞赛就像一个强大的引擎,推动他们不断地去深入学习掌握一门技术、精进一项技能。他们深深的体会到,通过学习竞赛涉及的技术,是实现无限可能的必要条件之一。为了永攀技术的高峰,两位老师每天细之又细地落实竞赛计划和训练内容,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测试并验证碰到的每一个技术难点,以工匠精神去对待每一项技能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掌握了多门交叉技术,而且对技术的理解也更加深入了,他们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技术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努力和进取,才能保持竞争力并在技术高峰上攀登的更高,竞赛也为自己的专业教学赋能加码,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从容,竞赛成果反哺专业,能够促进自己更好地参与专业建设,助力学校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以赛促教,助力学生技能圆梦

       戴珊珊(32岁)、滑雪燕(36岁),赛项五“供应链管理师(产品检测与客户体验服务)”职工组冠军,安徽阜阳技师学院教师。

       戴珊珊和滑雪燕两位老师在得知大赛选拔工作的消息后,积极踊跃报名,通过系部和学院的层层选拔,最终被确定为供应链管理师(产品检测与客户体验服务)赛项职工组的参赛选手。自此,她们除了日常教学,就一心扑在大赛训练上,从大范围的储备数控加工、自动化控制、PLC编程等各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到深入理解大赛规程和技术文件,不断地钻研竞赛内容和任务难点。通过不懈的努力,她们积累的知识越来越充足,遇到的难题也能逐一解决,信心倍增。正式比赛开始后,她们顶住压力、克服疲惫、沉稳发挥,最终勇夺冠军。她们说:“获得优异的成绩是反哺技工教育的开始,今后我们将助力提升教学团队的技能水平并推动教学改革,在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和技能大赛指导工作时,将技能竞赛的标准和要求融入到教学中,更好的发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作用,为提升学校学生技能圆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路拼搏,以上8名冠军选手登上了服务型制造应用技术领域“技能之巅”,辛勤付出值得学习和敬畏。新的起点,他们或在企业生产中实现服务型制造理念和模式,或在院校教学中引领专业建设,让竞赛惠及更多的青年职工和学生。

       期待未来有更多像冠军们这样的新时代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走进制造企业、走进职业院校,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技能人才培养中贡献力量。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