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01

中心动态

《陕西日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传承中培育新一代的创新匠人

供稿人:供稿部门: 点击次数:527 发布时间:2016-06-28

    2016年“工匠精神”集结的号角在中国再一次吹响,“工匠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却始于职业教育。作为陕西首家由教育部批准改制升格的高职学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66年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为国家培养优秀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义务和责任。在传承技艺的同时,培育时代需求的会思考、会创新、不断追求极致的新一代创新型现代工匠。

传承技艺 将工匠精神注入血脉

陕西工院是一所有着66年办学历史的工科学校,如今学校依然保留着很多中专时期的优秀课程,如新生的认知实习、实训专用周、实训报告撰写制度。不变的背后,更多意味着专业、执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匠人精神的传承。

在学院的工科毕业生手中,人人都有一把亲手制作的手锤,这是他们第一堂工业实习课的作品。学生正是用这把小小的手锤,敲开了工科世界的大门,如今这门传统的课程仍在继续。

“同学们,今天你们作为新生,到我校钳工基地实习,我们的第一课是通过制作手锤,掌握钳工的基本操作。第一步是下料……”。

这样的第一课杨长青老师已经记不清上过多少节,手把手教授过多少学生。

“固定住,握紧锯子。”

“头抬高,好,钻削。”

“短一点,再短一点!”

在吱拉的锯料声和嗡嗡地钻割声中,又一批95后的新生开始了人生第一堂工业实训课。图纸测量、下料、切割、铣、钻、磨、刨、尺寸的核准、成品的复检,不大的手锤让学生深刻领会了机械制造工艺的所有工序,感受到工业生产独特的精准美学。

陕西工院院长张晓云教授认为,“制作手锤不仅是对传统精湛技艺的尊重与传承,更是敬业、严谨、创新、坚守的工匠精神的进一步传递。”

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装备制造业升级等时代浪潮,已将中国经济推送到一个全新的航道。我国的经济、文化和科技在快速崛起的同时,也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问题,亟待各行各业的工匠用创新思维和全新的技术、方法去解决难题。

张晓云院长表示:“职业院校是培养技术人才摇篮,更要担负起培养大国工匠的责任和义务,引导学生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在陕西工院,这样极具教育意义的传统课程,未来还将继续。”

强技博能 让专业知识转化为职业能力

专注、执着、踏实、让生命沉淀下来,不仅是工匠精神的闪光之处,更是企业对人才的职业要求。

4月27日中午11:35分,机加工技术训练中心的实训基地里,40多名学生在结束了上午的实训课程后,仔细将零件和工具归位,擦拭机器、清扫地面,厂房地面被学生擦得光洁如镜。据介绍,这是学院实行的5S管理课程内容。5S管理通过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的理念融入教学、实训当中,完全模拟企业的工作环境和规章制度,养成学生的职业习惯,使其更快地适应工作岗位。

为了实现精准的岗位对接,提升专业技能,让毕业生拿得出,用得上,学院依托牵头组建的陕西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携手35家国内外知名的骨干企业、科研院所,通过联合策划合作方案、联合制定培养计划、联合打造教学团队、联合推行现场教学、联合实施双向管理、联合建设实训基地、联合构建评价体系,全面实现校企合作深度融通。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建成“校内实训室—综合实训基地—工业技术实训中心—校内实习车间—校外实训基地”五级配套的开放式实践训练体系。经过基础训练、仿真体验、全真操练、真岗实干的四级阶梯能力培养后,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显著提升。

学院还与欧姆龙、亿滋、三星、拓普康等149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订单班总数达到101个,企业在校设立奖学、奖教金总额2600万,捐赠设备仪器价值509万元。学院还与世界500强的欧姆龙公司共建工业自动化实训中心,每年订单培养300余名学生,捐赠40万元/年的奖学金,欧姆龙校企合作班入选教育校部企合作优秀案例;与日本发那科共建西北唯一的FANUC数控系统应用中心;与德国DMG共建教育部首批DMG数控专业领域合作项目;与德国BSK共建西北地区德语培训中心,订单培养双师型师资;与亿滋(中国)合作实施订单培养,目前已有149名学生入职公司;美国欧特克公司共建设计创意教学中心。

陕西工院坚持开放办学,着眼于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教育战略,牵头成立了中德高职教育合作联盟(陕西-柏林),积极与德国、美国、爱尔兰、韩国、俄罗斯及台湾地区的高校、机构建立紧密的战略伙伴关系,在职教研究、师资培训、学历互认和合作办学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学生提供与国际化教育标准衔接的人才培养新途径,为教师搭建与先进职教理念接轨的专业学习新平台。近几年先后有四期共11名学生赴德攻读德制硕士学位工程师;30余名学生参加德国奥斯特法利亚应用科技大学国际夏季大学活动;20余名学生赴台湾地区高校交换学习。

在不断强化“一技之长”,拓展学生国际视野的同时,学院又从培植“文化底蕴”入手,将思想道德修养、专业素质、文化素养的锻炼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企业家讲坛”、“校友大讲堂”、“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在丰富课余生活同时,更将传统文化、职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等专业岗位的基本职业素质,感受工匠精神的精髓与内涵。

求新求变 锻造学生创新思维

鲁班、李春、黄道婆……纵观人类千年的创新史,不难发现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个国家生生不息的源泉。专注于岗位,把产品或服务做到极致,基于社会需求发展,不断开拓创新,是时代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意义。

在教学中,陕西工院极为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思维的培养,从课程设计到职业规划中,积极鼓励学生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利用所学到的技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企业、为社会创造财富和价值。利用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陕西工院人才培养方式的一个创举。通过“导师+社团+基地”的方式,依托科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三个平台,形成一个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内的创新教育体系。

机械制造算是学院的“王牌”专业,这个专业不仅就业率极高,更是能人辈出,很多全国各项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都是从机械学院走出来的。骄人的成绩正缘于这种课堂加社团的全系总动员创新模式。

根据专业分布,机械学院将学生社团划分为机械创新设计类、机械控制类、机械制图类和机械工艺设计类等5种学生社团。每个专业任课教师都会带领一群志趣相投的学生,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研究和创新。从中挑选具有创新潜质的优秀选手,作为种子选手备战技能大赛。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全国机械创新大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在刚刚落幕的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陕西工院的学子们共为母校捧回了17个奖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0项,位居全省高职院校首位。

学校还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积极搭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陆续建成了由学生自主经营的校内连锁营运超市、淘宝工作室、小麦公社、京东派、咖啡屋、服装设计自营店等,通过学院的创新创业基地、实践工作室、创业就业体验店等,全面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积极改革现行的学年学分制度,进一步完善选修课制度、逐步推行弹性学分制、学分互换制,实行灵活的学生管理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

目前,该院学生已获国家专利16项,不少学生还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专业论文。由学生自发组成的电器维修协会,连续十余年为社区居民免费维修家用电器。

熟能生巧,巧则思变。用人企业普遍反映,陕西工院的毕业生吃苦耐劳,专注本职工作,忠诚企业,在产品上不断和优化,具有很好的岗位适应和迁移能力,正是企业需要的创新型技术人才,后续发展劲头十足。

                                         (通讯员  成冬梅)

来源: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关闭